公司动态
 
首页 > 公司动态  >  污水处理厂格栅选型指南:粗格...

污水处理厂格栅选型指南:粗格栅、细格栅、超细格栅怎么配?

2025-10-22

在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工艺中,格栅是拦截固体杂物、保护后续设备的第一道关键屏障。科学合理地配置粗格栅、细格栅和超细格栅,不仅能有效防止水泵、管道和生物处理单元堵塞,还能提升整体处理效率,降低运行维护成本。

1. 粗格栅:拦截大件杂物,保障系统安全
粗格栅通常设置在污水进厂的第一道工序,栅条间距为20–100mm,主要用于拦截树枝、塑料瓶、破布、石块等大尺寸漂浮物。推荐采用回转式或高链式机械格栅,具备自动清渣功能,适用于大流量、高水位差工况。粗格栅材质应选用304不锈钢,具备较强耐腐蚀性,确保长期稳定运行。

2. 细格栅:深度拦截中等杂质,保护水泵
在粗格栅之后设置细格栅,栅隙一般为5–20mm,用于去除菜叶、果皮、毛发、纤维等中等尺寸杂物,防止其进入提升泵和后续处理单元造成缠绕或堵塞。常见类型包括转鼓式、阶梯式和网板式格栅,其中转鼓式结构紧凑、占地小,适合空间受限的厂站;阶梯式格栅自清能力强,不易卡阻,运行稳定。

3. 超细格栅:提升预处理精度,优化生化系统
随着排放标准日益严格,越来越多污水厂增设超细格栅(栅隙1–5mm),用于进一步去除细小悬浮物和纤维物质,降低生化系统负荷,提高污泥活性,减少浮渣产生。超细格栅多采用转鼓式或孔板式结构,配合高压反冲洗系统,确保连续高效运行,特别适用于提标改造项目或含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处理。

配置建议:
一般采用+两级配置满足常规需求;若进水含大量细小纤维(如生活污水占比高或含纺织废水),建议增加++超细三级配置。同时,应根据设计流量、渠道尺寸、安装角度(60°–75°为宜)及自动化程度综合选型,并优先选用耐腐蚀、低故障率、智能控制的成套设备。

科学配置格栅系统,是保障污水处理厂高效、稳定、智能化运行的基础,应结合实际水质特点和处理目标,制定最优方案。